|
京都协议书全文 |
本议定书各缔约方,作为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(以下简称《公约》)缔约方,为实现《公约》第二条所述的最终目标,忆及《公 |
碳交易市场的三角格局与产业竞争 |
全球性履约碳市场(《京都议定书》下的碳市场)是整个国际碳市场的基础,美国是其中最不确定性因素。但在美国人在气候变化方面的野 |
世界各国碳交易的发展状况 |
2005年2月16日,《京都议定书》正式生效,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,议定书规定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,促使发达国家和发 |
世界主要碳市场 |
澳洲的澳洲国家信托(National Trust of Australia,NSW)
由于美国及澳洲均非《京都议定书》成员国,所以只有欧盟排放权交易制 |
碳交易的两种型态 |
配额型交易(Allowance-based transactions):指总量管制下所产生的排减单位的交易,如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的“欧盟排放配额 |
碳交易的法律依据 |
1992年“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”(又称为“地球高峰会”)上,155个国家签署了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(The United Nations |
碳交易的产生根源 |
从经济学的角度看,碳交易遵循了科斯定理,即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需要治理,而治理温室气体则会给企业造成成本差异;既然 |
ISO 14064温室气体核查介绍 |
1992年联合国通过《气候变化纲要公约》,同年6月在里约的“地球高峰会议”,155个国家签署此公约,并于1994年3月生效。公约的目标 |
什么是碳交易(CDM)? |
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、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。1997年12月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缔约方通过的《 |
|
|